水利水電
水工建筑物常年水下運行,大壩壩體、消能設施、隧洞、金屬結構、護岸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磨損、淘刷、水下淤積、滲漏等水下工程問題,檢測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目前的人工檢 測 存 在 深 度 接 近 人體 極 限(60米)、漏點分散、多設備分散耗費人力河豚 江豚 海豚物力、對技術人員經驗要求高、水下光源有限、水流急、作業空間有限、檢測數據難以朔源、多期檢測數據無法進行有效的對比等等問題,水下機器人新技術的介入提高了水下檢測的效率以及準確性,深之藍“豚”系列水下機器人可通過攝像頭、MS1000 檢測聲吶、BV5000 三維掃描聲吶多種方法相結合,對水電站大壩結構及海上風電樁柱等進行有效探傷,檢測水電站內在風險,可有效提高水下檢測的可靠性和效率。
相關產品
頂 薦 大壩水下結構檢測已完成,除險加固方案準備...
2021年7月,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智慧水利事業部自然資源調查所與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河豚”水下機器人對四川某水庫主壩面板438.00m高程以上面板進行水下安全檢測工作。 該水庫主要以農業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防洪、水產養殖、發電、旅游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泄空洞及多座副壩等建筑物組成。其中水庫大壩為漿砌條石弧形重力壩,壩高53m,壩長271m。
頂 薦 長隧洞穿黃工程4.25km水下檢測
穿黃工程是國內穿越大江大河直徑***的輸水隧洞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上標志性、控制性工程。“穿黃”顧名思義就是“穿越黃河”,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長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而黃河成為阻礙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
頂 薦 水利水電行業專用水下機器人
對于水庫大壩水下部分的檢測早期主要通過放空檢測或蛙人檢測,但是放空檢測經濟成本大,有時會給周邊環境帶來一定危害,有的高壩根本不具備放空條件;蛙人檢測安全隱患大,對人員要求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20世紀50年代開始,水下機器人在水利行業越來越受到歡迎
長江設計院履帶機器人交付
面板壩是一種常見的壩體結構,其水下壩坡部分可能存在裂縫、變形等問題,由于壩體結構存在坡角(一般為37.6°或35.5°),普通水下機器人難以在坡面發揮作用,深之藍履帶機器人通過履帶將機器人與坡面壩體嚴密貼合,可在坡面上自如活動完成檢測任務。
柬埔寨水電站大壩檢測
2018年5月,深之藍攜帶河豚IV水下機器人,前往柬埔寨為某水電站進行壩體滲 漏點檢測,壩體長度880米,水深近50米,共計排查作業段77處,查出需要修理的滲漏點2處,為后期維護提供了充分的資料,確保了大壩的安全穩定
葛洲壩水下壩體檢測
2018年4月,深之藍攜江豚IV型水下機器人為葛洲壩水電站進行水電站檢測,在一周時間內,檢測整個壩體連接處及壩體平面排除安全隱患。